孫玲是淮南日報社一名普通報紙發(fā)行員,身患殘疾,家庭困難。每天,她和其他同事一樣,凌晨3點便到報社印刷廠分理當天的報紙,5點開始向自己負責的區(qū)域投送報紙,把一縷縷墨香送到千家萬戶。孫玲心存愛心,1992年起堅持照顧一位素不相識的流浪聾啞人,并將他接到家中和家人一起生活,取名有福,視他為親人。2017年,孫玲被評為“淮南好人”。
“他沒名字,也沒人知道從哪來的,更不清楚年齡,我記得小的時候就見過他。”孫玲告訴記者,自己剛上班時,一家人租住在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附近。那時候,有福常在學校附近轉(zhuǎn)悠?此蓱z,孫玲便每天下班給有福買點吃的喝的,家里有舊衣服也拿給他穿,正是這些不經(jīng)意的善舉,收獲了有福憨憨的笑容,讓孫玲倍感溫暖。
孫玲說,有福不會燒菜,但會下面條,自己每次送過去的面條都不夠他吃,后來干脆就批發(fā)一大箱送過去。有時候,孫玲看到有福臥躺在路邊,身體不舒服,便會帶著他到附近診所看病。診所醫(yī)生知道有福和孫玲的情況,每次看病都不收費,這讓孫玲大為感動。有一次,聽說有福因為肚子餓去飯店討吃的而被打,氣不過的孫玲立即找到飯店的經(jīng)營戶,像維護自己的親弟弟一樣,為有福討回公道。
看到有福無依無靠,孫玲想把有福接回家,和家人一起生活。她的這種想法得到了母親、丈夫和女兒的大力支持。孫玲的丈夫陳金山也是淮南日報社的發(fā)行員,他非常支持妻子的做法,在他心中有福就是家里的一份子。即便天熱,有福外出溜達很晚回來,但家里總是給他留著門。就這樣,有福在孫玲家中一直住到現(xiàn)在,整整14年。
2015年10月的一天,有福吃完早飯便出門溜達,直到吃晚飯還沒有回來。孫玲便發(fā)動親戚四處尋找,第二天又動員更多朋友一起加入到尋找隊伍中,直到第三天才在孔店鄉(xiāng)發(fā)現(xiàn)了有福?吹金囸I萬分的有福,孫玲流下了眼淚。
孫玲家庭收入很低,夫妻二人每個月工資加到一起才1600元。為補貼家用,孫玲還在田家庵區(qū)環(huán)衛(wèi)處找了保潔員的工作,每天送完報紙后,還要工作9個小時。孫玲的故事經(jīng)媒體宣傳報道后,淮南日報社和社會上的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讓孫玲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
除日常照顧有福,孫玲也嘗試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有福找到家人,但一直沒有找到!叭绻也坏郊胰,我們便是他的家人。只要我還能動,會一直照顧下去!睂O玲說。
(記者 朱慶磊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