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晨報2014年6月18日
郭學良(中間)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向患兒醫(yī)院轉(zhuǎn)交造血干細胞。
一年半前,淮南礦工郭學良在看到一則關(guān)于孩子患白血病,卻找不到合適的配型對象的新聞后,深受觸動,專程去做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血樣采集。等了一年半,郭學良接到了造血干細胞和上海一名5歲男孩配型成功的通知。6月16日,郭學良捐出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懸浮液,輸入到這個男孩的身體里。
采樣后一年半接到配型成功通知
6月16日,在省立醫(y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淮南27歲的礦工郭學良捐出了220克造血干細胞懸浮液,由上海一家醫(yī)院醫(yī)生帶回,輸入到一名患有白血病的5歲上海男孩體內(nèi),郭學良由此成為安徽省首例礦工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然而,早在2012年郭學良就專門到過獻血點進行造血干細胞血樣采集,并登記下自己的信息!2012年12月份,我看到一則新聞,孩子患白血病,卻找不到合適的配型對象!
在礦上工作的郭學良受到觸動,專程到附近的愛心獻血屋,“當時就讓醫(yī)生對我的造血干細胞進行采樣,希望能夠幫助白血病孩子恢復(fù)健康。”
從2012年到2014年,在他完成采樣一年半后,初步配型成功的電話打到郭學良手機上。得到確認的消息后,郭學良才知道一個5歲的上海小男孩患上白血病,最終與自己配型成功。
捐造血干細胞后還捐5000元
6月11日,郭學良從淮南出發(fā)來到省立醫(yī)院。在住了5天醫(yī)院之后,6月16日,在省立醫(y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郭學良捐出了220克造血干細胞懸浮液,由上海一家醫(yī)院醫(yī)生帶回,輸入到一名患有白血病的5歲上海男孩體內(nèi)。
在造血干細胞懸浮液被送往上海前,郭學良聽說男孩的家里生活十分困難,將紅十字會給他的5000元慰問金全部捐給這個孩子。同時,有心的郭學良還專門買了玩具,并寫了一張祝福卡片。
6月17日,已經(jīng)回到淮南礦上的郭學良說,因為有規(guī)定,捐獻者和受捐者的信息需要彼此保密,自己不知道對方的姓名、長什么樣子,“但是真心祝愿他能盡快好起來。”記者姚慶林通訊員陳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