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4年4月3日8版
本報記者 孫玉寶本報通訊員 張昌濤
3月29日上午,隨著一陣熱鬧的鑼鼓聲,一群人來到淮南市潘集區(qū)夾溝鎮(zhèn)廟前村陳國蘭的家門口。前不久,夾溝鎮(zhèn)開展“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模范人物評選活動,82歲的陳國蘭老人榜上有名。今天,該鎮(zhèn)文明辦專門派人給陳老太送錦旗來了。
陳老太的事跡,在鄰近的十里八鄉(xiāng)可謂家喻戶曉。
去年10月9日剛吃完午飯,陳國蘭老人像往常一樣到田里拾稻穗。在經過一條“村村通”水泥路時,老人發(fā)現(xiàn)地面上有一個錢包。她彎腰拾起打開一看,立刻傻了眼:錢包里竟然有一團黃燦燦的金首飾。老人仔細清點一下,里面有一條金項鏈、一條金手鏈,外加一枚金戒指和400多元現(xiàn)金,還有多種證件等。
“丟東西的人一定很著急。 ”老人邊想邊坐在路邊等著。等啊等,一直到天黑也沒等到回來找東西的人。
回到家后,陳國蘭老人馬上把錢包交給兒子周廣道。周廣道查看包里的證件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錢包是同村村民陳培培的。 “趕緊把錢包送到陳培培家去! ”母子二人態(tài)度一致。
當陳國蘭老人和兒媳陳家英拿著錢包來到陳培培家時,陳培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事后對記者說:“因為那天我忙忙碌碌跑了很多地方,到家后才發(fā)現(xiàn)錢包丟了。我也不記得到底丟在什么地方了。正在我焦急萬分時刻,竟然有人把它送到家里來了。 ”面對質樸的陳老太和她的兒媳,陳培培雙眼潤濕!板X包里的黃金首飾價值兩萬多元,還有幾百元現(xiàn)金。身份證、存折和一些重要票據(jù)也在里面。如果找不回來,經濟損失不算,光補辦證件和票據(jù)不知道有多麻煩! ”
陳國蘭老人拾金不昧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人對陳老太說:“鄉(xiāng)村公路沒有攝像頭,當時也沒有人看到,你家又那么窮,何不把拾到的東西賣掉、緩解一下家里的經濟困難? ”老人家回應說:“別人丟了那么多值錢的東西,不知道多著急。我一輩子不占人便宜。拾到東西還人家是應該的! ”
記者在廟前村采訪得知,陳國蘭的兒子周廣道半身不遂,已在輪椅上度過18年。家人為治好他的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老人的幾個孫輩,多年來上學讀書都是靠親戚和政府幫助的。陳國蘭不顧自己年事已高,經常外出干點小農活補貼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