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下旬,不少“準大學生”們都開始收拾行囊,準備踏進高校校門,開始一段全新的旅程。從9月份開始,面對著他們的不僅是新的學習環(huán)境,新的朋友,還有全新的生活環(huán)境——離開父母生活。去學校報到的日子就在眼前了,是自己單獨前往還是由父母陪著去,成為擺在很多學子眼前的一件事。
孩子考上大學是家長心中的驕傲,家長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想親眼看看孩子求學、生活的地方,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我們也應該明白,四年的大學生活,是需要孩子們獨立度過的,作為大學生活的第一步,首先就是去學校報到。筆者了解到,其實有不少新生決定自己前往,但這一“志向”卻拗不過家長的想法。
今年18歲的淮南小李即將到福建上大學,她打算先坐汽車到合肥,再從合肥坐火車到福建,算下來可能需要20多個小時。想到這么遠的路程,小李并沒有退縮,反而躊躇滿志,“我想一個人去,鍛煉自己!”但她的媽媽毅然否決了她。
在家長眼里,孩子永遠都是孩子,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不過,高中畢業(yè)后,大部分的學生都成年了。家長應該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子女,作為一個成年人,獨立生活是他們成長、成熟的必經(jīng)之路。誠然,有的學校近些,有的學校遠些,讓孩子勇敢地去接觸陌生的世界。其實,家長也不必太擔心,一般大學開學期間,在汽車站、火車站,校方都會安排老生接新生活動。到學校,也有老生對新生進行幫助指導。如果家長將學生送到學校,無形中增加了學校接待的壓力。
可憐天下父母心。但要想孩子獨立,就不能一味地用自己的翅膀去庇護,放開手、放寬心,讓孩子自己闖一闖。一句祝福,一聲囑托,鼓勵孩子一個人走。如此,未來的道路,他才能懂得勇敢,不退縮。
(廖凌云 周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