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間仿佛打開一扇無形的門,將積蓄已久的生機盡數(shù)抖出釋放,春分如期而至,萬物盡顯風姿。
清晨推窗,撲面而來的風已然褪去的料峭寒意,裹挾著泥土芬芳和青草之清新,讓人神悅心怡。信步出門踱步高坡眺望,遠處的舜耕山巒就像變戲法般,一夜間換了新顏,從素樸的淡青轉(zhuǎn)為翠綠,層層疊疊,宛如打翻了翡翠盤。山頭的云及纏在山腰間的霧氣也不再是冬日里的凝重,輕盈地飄蕩,像縷縷薄紗,在朝陽下泛亮著淡淡金邊。
這時節(jié)里的淮河水最知春意。舊歲冬日里凝滯的河水,如今歡快地流淌,水面上跳躍著細碎的光斑。岸邊柔垂的柳條早已抽出嫩芽,在春風中搖曳生姿。河面偶有幾尾小魚躍出,濺起圈圈漣漪,驚起水草輕輕晃動。至少從感覺上看,這時的河水是溫潤的,不像夏日那般湍急,也不似秋天那樣蕭瑟,恰到好處的溫柔。
大河之北廣袤田野里的變化不僅最大,更是令人驚嘆。麥苗已長得挺高,在春風中泛起層層綠浪。沿著淮河兩岸穿行,八公山腳下的油菜花開得正盛,金黃的花海相映在桃紅杏白柳綠的色彩里一直延伸到山巔天際,與藍天相接。農(nóng)人們的身影在田間時隱時現(xiàn),彎著腰,仔細地侍弄著莊稼。
如果留意觀察,這時節(jié)就數(shù)樹林間的變化最為微妙。松針換上新綠,在陽光下閃著油亮光澤。各種野花星星點點散布在林間空地,野澇豆拖著長長的秧藤,綠得可愛,一叢叢一簇簇,隱在樹下,嫩黃的蒲公英,淡紫的堇菜,還有不知名的小白花。樹梢間不時傳來鳥兒啁啾,忙碌地筑巢、覓食,為新生命到來做著準備。偶爾能看到喜鵲或斑鳩跳躍在枝頭,翹著花色的尾巴在綠葉間倏忽而過。
城里的春意雖不及鄉(xiāng)野那般濃烈,卻也別有韻味。街邊梧桐樹抽出了嫩葉,輕輕搖曳在微風中。公園里的櫻花開了又謝,繽紛落英,像是下了一場粉色的雨,落滿地面。玉蘭花枝干上長出綠綠的葉芽。而最溫馨的畫面,當是老人們悠閑地坐在長椅上曬著太陽聊著家常,孩子們在草坪上嬉戲奔跑,連空氣里都彌漫著歡快的氣息。
最妙的是春月夜。寧謐的夜下,月色如水,靜靜流淌在大地上。蛙聲從遠處池塘傳來,此起彼伏,像是在演奏一曲春夜曲。夜來香悄然綻放,暗香浮動中與泥土芬芳交織在一起。偶爾有夜鶯啼鳴劃過夜空,清脆婉轉(zhuǎn),會為春夜增添幾分詩意。
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人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變得輕盈起來。仿佛卸下了冬日的沉重,整個人都變得通透。如果有閑暇去鄉(xiāng)下田里,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腳步不自覺地輕快起來,連呼吸都變得暢快。有時會不自覺駐足,靜靜聆聽自然聲音——風吹過麥田沙沙聲,溪水流過石頭潺潺聲,鳥兒在枝頭啁啾聲,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譜寫成一首春之樂章。
前些日,去鄉(xiāng)下時,我在田間偶遇一位正在田埂上歇腳的老農(nóng),見我走來,熱情招呼我坐下,聊起今年收成,他說:“春天好啊,你看麥子長得多旺,今年準得是個好年景。”說這話時,眼里閃著光,臉上皺紋都舒展開。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春分時節(jié)的美好,不僅在于自然勃發(fā)生機,更在于人與自然和諧共鳴。
漢代大儒董仲舒于《春秋繁露》中語:“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贝悍终撸华殲楣(jié)氣之分,亦為心境之分。自此之后,白日漸長,黑夜?jié)u短,萬物生長,欣欣向榮。愿借此良辰美景,寄情山水,怡然自得,不負春光。
傍晚時分,獨坐庭前。夕陽西下,天邊染成一片橘紅。此時此景,不正是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詩句里描繪的意境嗎?
(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