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劇傾城,滿屏生輝。近年來,“一部劇帶火一座城”已不再是單獨的案例。電視劇《六姊妹》的熱播,為淮南文旅破圈開啟了大門。如何牢牢抓住“影視流量”,進一步激發(fā)“文旅增量”,已然成為我們當下需要深入思考并積極實踐的關鍵課題。
活化歷史場景,沉浸文化之海。于《六姊妹》中,淮南的九龍崗民國建筑群、田家庵老北頭街區(qū)等取景地,宛如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明珠,靜靜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悠悠往事。它們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歷史遺跡,而是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寶藏,是淮南文旅騰飛的珍貴羽翼。這些地方以其獨特的歷史風貌,吸引著無數(shù)探尋的目光,尤其是在電視劇熱度的加持下,更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為充分釋放這些文化場景的潛力,有學者認為,精心規(guī)劃“六姊妹主題旅游線路”刻不容緩。沿著這條充滿故事的線路,我們可以將劇中充滿市井煙火的淮上碼頭、見證姐妹情深的六姊妹游園等標志性場景一一串聯(lián);通過高度還原劇中場景,讓游客仿若穿越時空,置身于電視劇的精彩情節(jié)之中;還可以增設互動裝置,讓游客能夠親身參與到劇情相關的活動里,增強他們的體驗感。有網(wǎng)友提議引入劇本殺等新潮娛樂形式,以《六姊妹》故事為藍本設計專屬劇本,讓游客在沉浸式角色扮演中,深度領略淮南的文化魅力,從而增強對淮南文旅的體驗黏性。
從觀劇之樂到品城之韻,實現(xiàn)文化深度升華。《六姊妹》不單單是一部展現(xiàn)淮南自然風光與特色建筑的劇集,它更如同一本蘊含著豐富家風文化的書籍,家庭和睦、鄰里互助等傳統(tǒng)美德躍然紙上,為淮南文旅的深度挖掘開辟了嶄新道路。我們應順勢而為,積極開發(fā)“家風研學游”,將電視劇中的家風元素與本地傳統(tǒng)文化巧妙融合。
安徽傳統(tǒng)文化中,六尺巷所代表的謙和精神,是其精髓所在。我們可以將六尺巷的謙和精神與《六姊妹》的敘事緊密相連,打造獨具安徽特色的“家教文化走廊”。在這條文化長廊中,通過展示家風故事、傳統(tǒng)家訓,舉辦家風主題講座、互動活動等形式,讓游客在游覽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安徽的家教文化,實現(xiàn)從單純“看劇”到深度“品城”的華麗轉(zhuǎn)身。這種深度的文化體驗,不僅能讓游客對淮南留下深刻印象,更能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淮南文旅注入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
政策與市場攜手,共筑長效發(fā)展藍圖。在借助《六姊妹》熱度推動文旅發(fā)展的進程中,政策的有力支持是堅實的后盾。要加快提升景區(qū)基礎設施,著力完善停車、餐飲等公共服務,為游客營造便利、舒適的旅游環(huán)境。市場的力量同樣不容小覷。我們可以聯(lián)動影視主創(chuàng)團隊,邀請他們參與淮南文旅宣傳活動,借助其影響力吸引更多粉絲關注淮南;還可以與網(wǎng)絡達人合作,持續(xù)輸出“打卡攻略”,通過社交平臺的廣泛傳播,吸引更多潛在游客。如此一來,形成線上線下相結(jié)合的長效傳播效應,讓淮南文旅的熱度持續(xù)攀升,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站在文旅融合的4.0時代,城市競爭已從資源稟賦的比拼轉(zhuǎn)向文化敘事的較量!读⒚谩方o予淮南的不僅是短期的流量紅利,更是一把打開城市文化寶庫的金鑰匙。只有將影視作品的感染力轉(zhuǎn)化為文化場景的滲透力,將劇集的熱度升華為城市精神的溫度,才能在“千城競秀”的文旅新賽道上,書寫屬于淮南的“詩與遠方”。
(張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