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之際,市委召開“一改兩為”推進會,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全省發(fā)揚自我革命精神持續(xù)深化“一改兩為”大會精神,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履職盡責,以時間向前、淮南向上的姿態(tài),加快建設現(xiàn)代化美好淮南!耙桓膬蔀椤笔腔貞嗣袢罕娖诖、市場主體呼聲的務實行動,每一個行使公權力的人都應該增強貫徹的思想和行動自覺,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增強落實的思想和行動自覺,每一個領導干部更應該增強執(zhí)行的思想和行動自覺。要增強思想和行動自覺就要解決立場問題、水平問題、態(tài)度問題。
所謂立場問題,就是工作出發(fā)點,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一文中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
每一個擁有公權力的人、每一個共產黨員、每一個領導干部都是人民的服務員,為人民服務就是要從人民群眾良好的愿望出發(fā),而不是從我們想象的事情出發(fā);從人民群眾真實的需要出發(fā),而不是從我們主觀上的幻想出發(fā)。立場站穩(wěn)了,服務才有真情。
水平問題,就是解決本領恐慌。服務水平就是能力彰顯,提高能力的方法很多,重要的是學習,學習理論增強理解政策的水平;學習業(yè)務,增強服務的本領;中央、省、市的政策都是普通指向,都要結合實際落實,落實中方顯水平高低。從群眾的需要出發(fā),還是從理論的高線出發(fā),考驗服務的水平。任何一種政策大體都有三層內涵,高線、中線、底線,都要根椐實際情況決定工作尺度,辦好事情就是要掌握好政策,達到既符合政策,又符合實際,更符合群眾所求。
態(tài)度問題,就是感情問題,帶著什么樣的感情為人民服務,考驗的是品質、黨性。解決了立場問題和水平問題,重要的還要解決態(tài)度問題,它既體現(xiàn)立場,也體現(xiàn)水平。比如群眾辦一件事情,要件是三個條件,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三個條件,具一或二、或三;當不具備任何一個要件時,我們可以就政策規(guī)定需要三個要件,怎樣辦這三個要件說明白,指出辦好三個要件就可能辦了;當具有一個要件時,我們可以說把其它兩個要件解決了,就可以辦了;具備兩個要件時,你可能指出,再把另外一個要件補充好,就可能辦了。如果做到這樣的服務,應該說,群眾沒有不滿意的,沒有不贊成的。在我們的工作中多說行,少說“不”,是能做到的,只要把立場站穩(wěn),水平提高,就從來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