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高潮无套蜜臀_国产精品无码粉嫩小泬_91又黄又湿在线观看_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_午夜野战视频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財經新聞 > 土地流轉地生金 大棚草莓別樣紅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yè)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tài)
 重視城市發(fā)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
土地流轉地生金 大棚草莓別樣紅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10/3/16 0:45:12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從種植小麥、水稻等僅夠維持生活,到如今建基地種草莓每年每畝收入萬元左右,大通區(qū)孔店鄉(xiāng)數百戶農民實現了華麗轉身——土地流轉地生金 大棚草莓別樣紅

      陽春三月,暖陽高照,沐浴在金色陽光中的孔店鄉(xiāng)新街草莓基地美不勝收。

      一排排鱗次櫛比的草莓種植大棚,一畦畦鮮美紅嫩已熟待采的草莓,一個個臉露笑容忙碌正酣的采草莓人……讓人賞心悅目的一幅幅田園詩畫,令雙眼不覺一次次陶醉其中。

      走在基地寬敞的石子路上,孔店鄉(xiāng)黨委書記鄭福珍幾句話便道出了基地的大致模樣:2008年一期栽培草莓300余畝,短短一年擴容一倍多,向北增加至800畝!現有種植戶216戶,年產值約550萬元,農戶每年每畝可獲利萬元左右……

      建草莓種植基地,實實在在的好處落在了農戶身上。3月13日上午,村民閆玉泉和丈夫正在大棚內開心地采摘著草莓,2008年基地初建時,他們夫婦承包了2畝土地進行種植,到次年草莓下市時,夫婦倆共收入2萬余元,而在往年他們種植小麥和水稻的收入,像其他許多農戶一樣僅夠維持生活。嘗到甜頭后,2009年10月份再次種植時,夫婦倆又多承包了3畝地。雖然今年因氣候多變致使草莓有所減產,但閆玉泉表示仍能獲利4萬元以上。

      在新街草莓基地,鄭福珍向記者算了一筆賬:草莓如今每畝可產約4000斤,畝產值1.5-1.8萬元,每畝生產費用3000元、鋼架大棚投入6000元,當年每畝獲利6000-9000元;加上每畝鋼架大棚政府補助3000元,實際農戶當年每畝獲利9000-12000元。此外,每年4月草莓下市至10月開種的間歇,農戶還可種植其他蔬果等作物。

      每年每畝獲利萬元左右,這在以前的孔店鄉(xiāng),農戶們想都不敢想。據了解,該鄉(xiāng)2004年調至大通區(qū)管轄之前,全鄉(xiāng)以農業(yè)為主,經濟狀況在全市處于比較靠后的水平,如何提高農戶們的收入、加快地區(qū)的發(fā)展,一直是該鄉(xiāng)領導干部們苦苦探索的問題。后來,看到不少農戶零散地種有草莓,但因形不成規(guī)模、缺乏種植技術等而收入微薄,而鄰近的長豐縣水家湖靠草莓標準化種植早已使農戶們脫貧致富,“能否成立草莓種植基地帶動農戶致富?”孔店鄉(xiāng)干部們帶著此想法在新街村農戶間進行走訪,結果許多農戶對此表示支持。

      2008年,孔店新街草莓基地開始建設,這是作為一個試點基地進行建設的。在建設時,同時注冊了淮南市新街瓜果蔬菜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然后通過合作社實施土地流轉,之后利用省江淮分水嶺項目資金和市扶貧開發(fā)專項資金支持,累計投入216萬元進行修生產道路、打灌溉井、平整土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從成都引進新品種“豐香”脫毒草莓苗,先后舉辦四期草莓標準化栽培生產技術培訓班,推廣大棚草莓標準化栽培生產技術……

      新街村黨總支書記沈頌義告訴記者,2008年年初合作社實施土地流轉,村干部們前往每家每戶進行動員時,部分農戶曾因有疑慮而未予配合,但當年年底第一茬草莓上市便帶來了豐厚效益,這讓“吃螃蟹”的農戶們堅定了信心,也讓有疑慮的農戶們改變了想法。村民閆其良是原本持觀望態(tài)度的農戶之一,但在看到他人初種草莓取得收益后,當年年底他便幾次找到沈頌義,后來如愿承包了5畝地。

      草莓基地得以建成、農戶最終受惠,無疑是借了土地流轉的東風。合作社以每畝每年600元的租金統(tǒng)一集中土地,之后以同等的租金將土地分散出租給進入基地種草莓的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可使種植戶的草莓生產集中連片,利于統(tǒng)一品種、技術和管理,從而形成規(guī);a、提升市場競爭力。土地流轉還一方面使農民自愿地將無力經營或不愿經營的土地及時轉讓出去,另一方面使部分經營有方、有能力擴大經營規(guī)模的農民及時獲得相應的土地,有效地解決了“有人無田種,有田無人種”和“多種不能,少種不行”的人地矛盾,最終最大限度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通過土地流轉,還能實現轉移勞動力和增收雙贏。據了解,專業(yè)合作社讓近200個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解除了他們外出打工的后顧之憂;同時合作社需勞動力近150人,人均年收入近萬元。按照現有的種植條件,農民自己耕種每畝凈收入只有510元(不扣除勞動力成本),但在流轉后土地租金600元,加上各種良種補助每畝凈收入達700余元,凈土地收入比流轉前每畝增加了40%以上。

      47歲的閆其管在外打工十多年,以前在外地企業(yè)生產童車的他,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月工資不到1500元,除去吃喝、租房,每年也就掙一萬元左右。后來聽說要建草莓基地,了解到政府相關扶持政策后,他便打消了繼續(xù)外出打工的念頭,在2008年從合作社承包了4畝地種草莓,一年后便獲利5萬余元。如今,他的“上班”地點換成了自家的大棚,每天早飯后,他便來到大棚修剪草莓的老葉、病葉,給草莓噴灑營養(yǎng)液,或是采摘成熟的草莓。

     “草莓只要成熟了,馬上就能賣出去!”過去一家一戶零散種植草莓時令人發(fā)愁的銷路問題,如今再也沒有出現過。據了解,新街草莓基地成立了自己的草莓交易市場,市場幫助農戶們尋找買家;如今,農戶們只要將采好的草莓送到交易市場后,便馬上有來自山東、黑龍江等地的客商進行全部收購。

      新街草莓基地作為示范點獲得成功后,在該基地的帶動下,孔店鄉(xiāng)現又建立起歡燈、河沿兩個基地,三個基地面積達3000畝,共有750余戶農民參與進來。如今,該鄉(xiāng)仍在不斷地大力推動土地流轉,繼續(xù)增加草莓種植基地的數量和面積,3年后全鄉(xiāng)草莓種植基地有望達萬畝。

      迎著和煦的春風走在新街草莓基地的路上,看到的,是成片的承載致富夢想的草莓種植大棚,聽到的,是農民們采摘草莓時發(fā)出的一聲聲爽朗的笑聲……

      土地流轉地生金,孔店鄉(xiāng)農民正在致富的道路上大步邁進。

  圖一:每個占地一畝的草莓種植大棚整齊排列。
  圖二:農戶將成熟已采的草莓清點裝箱

記者 吳巍 攝影報道)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