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托起生命 以忠誠鑄就永恒
——追憶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王慶龍
王慶龍(資料圖)
2025年5月,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結果揭曉,王慶龍榮獲提名獎。這位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用生命完成最后托舉的共產黨員,再次引發(fā)社會深切緬懷。
王慶龍出生于1968年,生前系市林業(yè)局上窯林場黨支部委員,他的英雄壯舉、護林堅守與為民情懷,正化作新時代的精神火炬,照亮城市文明前行之路。
生死瞬間:共產黨員的最后一舉
時間追溯至2022年10月7日晚10時許,上窯林場思源新村的水塘邊,秋風微涼,星光黯淡。正在和朋友釣魚的王慶龍突然聽到急促的呼救聲劃破夜空!熬让健让健边@聲聲呼喊,改變了一個普通夜晚的意義,也定格了一位共產黨員生命最后的榮光。
“當時他連衣服都來不及脫,人就沖出去了!蓖械呐笥鸦貞浀。那天夜里,王慶龍毫不猶豫跳入了水中,在水下摸索到已昏迷的女子,用盡全力將其推向岸邊,自己卻因體力不支沉了下去。當救援人員將其救起時,他的雙臂仍保持著托舉的姿勢。這一幕,成為他54年生命歷程中最壯烈的定格。
王慶龍犧牲后,先后獲評2022年第四季度“淮南好人”,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2023年,他被中央政法委授予“見義勇為勇士”稱號(安徽省唯一入選者),被安徽省委政法委、省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弘揚正氣獎”一等獎。
青山見證:36載堅守染綠萬畝林海
自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王慶龍將畢生精力奉獻給林業(yè)事業(yè)。作為上窯林場黨支部委員,他帶領職工轉型發(fā)展苗圃經濟,幫助10余戶家庭致富;作為護林班長,他踏遍轄區(qū)每一條山溝,親手繪制林區(qū)資源“活地圖”。其事跡被錄入新四軍紀念林專題片《青山不老》,成為林業(yè)系統(tǒng)的精神標桿。
為確保上窯林場森林資源安全,王慶龍和同事們從宣傳教育入手,通過張貼標語、樹立標牌、發(fā)放公約、走家串戶等多種形式,對周邊群眾進行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宣傳。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使廣大農民群眾逐步提高了愛林護林和保護生態(tài)的意識。在周邊的村組中形成了“森林資源,嚴禁破壞”的濃厚氛圍,為全場護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精神傳承:凡人微光匯聚文明星河
“向英雄致敬,一路走好”“好人,大家永遠以你為榜樣”……追憶起王慶龍,大家紅了眼眶。“他把自己站成了一棵參天大樹!”談起王慶龍對育林護林的那份執(zhí)著,在市林業(yè)系統(tǒng)組織的“全國見義勇為勇士”王慶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上,一名職工深情表示。
站在上窯林場的制高點,放眼望去,層林盡染,滿目蒼翠。王慶龍生前最愛在這里眺望林海。如今,他長眠在這片傾注了畢生心血的山林間,化作一棵永遠的“青松”。
英雄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如今的淮南大地上,“王慶龍式”的凡人善舉如星火燎原——社區(qū)網格員主動幫扶孤寡老人,青年志愿者組建應急救援隊,企業(yè)設立黨員服務隊……王慶龍躍水救人的瞬間,早已化作千萬人心中的精神豐碑,照亮著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文明征程,激勵著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新時代的英雄篇章。
(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