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90后來說,大學時光應(yīng)當是快樂多彩、無憂無慮的,但是,對于淮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21歲的嚴大偉來說,每天的生活卻是單調(diào)的兩點一線。與其他同學不同,嚴大偉帶著母親上大學:他一邊讀書,一邊勤工儉學,照顧失去雙臂、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他的事跡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被親切地稱為“最有孝心的大男孩”。 今年他被授予“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稱號。
16歲少年當家 殘疾媽媽是他甜蜜負擔
嚴大偉出生在安徽樅陽縣陳瑤湖鎮(zhèn)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他有一個姐姐,早年父母為了生計帶著嚴大偉和姐姐在上海打工,生活雖然清苦,但全家卻也其樂融融。
然而,2011年,意外打破了家庭的平靜。母親在小作坊打工,意外遭受電擊失去了雙臂,生活無法自理。2012年,父親不幸失足落水溺亡。嚴大偉回憶說,父親去世時,也正是他參加中考前幾天,照顧母親的重任一下落到了姐姐和他的身上,家里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姐姐輟學外出打工,他邊讀書邊照顧母親。
少年時的嚴大偉很懂事!澳菐啄晁m還小,但主動承擔起很多家務(wù)活,經(jīng)常打水給我洗臉洗腳!被叵肷倌陼r期的嚴大偉,母親陸美芝內(nèi)心充滿了愧疚。
寒門出孝子。起初,媽媽坐在床上教嚴大偉換煤球、淘米、煮飯、洗菜、炒菜,每天,嚴大偉要替媽媽倒大小便,晚上還要替媽媽洗腳擦身。就這樣年復(fù)一年細心料理家務(wù),并照顧媽媽的生活起居。
當別的孩子在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時,嚴大偉卻成了家里唯一的“男子漢”,用他的雙手撐起了這個家。
帶著媽媽勤工儉學 做媽媽的手臂
由于生活上的重擔,沒有消磨掉嚴大偉求學的信念和努力。2015年,他考取了淮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信息與電氣工程2015級電氣自動化專業(yè)。不久,姐姐懷孕了,不方便照顧媽媽,嚴大偉覺得,自己要去外地上學,獨居的母親怎么生活?他想帶著媽媽一起上學。但當他將想法告訴媽媽時,卻遭到了媽媽的反對,媽媽認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會拖垮兒子。
“您是我的媽媽,沒有人照顧您,我能安心讀書嗎?讓我來做您的手臂!本髲姷膰来髠プ罱K說服了媽媽,踏上了帶著母親求學之路。
得知嚴大偉的遭遇,學院給予了他多方面的關(guān)懷,除國家助學金外,又幫助他申請了院長基金,學校領(lǐng)導(dǎo)、老師多次家訪探望,盡可能地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學院多次開展系列主題活動,號召同學們以嚴大偉為榜樣,明禮知恥,崇德向善。
為維持生活和幫助媽媽康復(fù),嚴大偉開始勤工儉學,利用周末和假期做兼職。每天清晨6時,鬧鐘響起,做好早飯后,幫媽媽好穿好衣服,給媽媽洗臉、梳頭后,嚴大偉趕到學校上課。中午下課后,又匆忙趕回家做飯,下午2時再趕回學校上課。傍晚,在菜市場買點菜,趕回家做晚飯,等媽媽休息后他再洗衣服、做家務(wù)。當大家進入夢鄉(xiāng)時,嚴大偉又在燈下學習……
每天就這樣奔波在學校和出租屋之間。擔心媽媽想老家,適應(yīng)不了淮南的生活,嚴大偉放學早時就帶著媽媽去附近的休閑廣場散步,給媽媽講學校的趣事,讓她開心。提到照顧母親的辛苦,他一點兒也不覺得委屈,“照顧她是我的責任,再累也不覺得苦。”
媽媽陸美芝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她雖不能自理,但在兒子的照料下,身體還不錯。
懂得感恩 孝心男孩將愛回饋給有需要的人
嚴大偉的班主任說,生活的嚴峻考驗沒讓嚴大偉退縮,他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心態(tài)。雖然家庭困難,但嚴大偉卻一點也不自卑。相反,他在學校陽光開朗,學習也很刻苦,這對于一個生活重擔如此多的孩子來說非常難得。雖然照顧媽媽和打零工占據(jù)了他大量的業(yè)余時間,但是立志圖強、不言放棄的他,仍抓緊時間學習。他在課間看書,在等車時看書,在吃飯的時候看書!
“作為一名學生,學習是我的本分!薄霸谖业募彝ピ庥鲎児蕰r,無數(shù)的人關(guān)心和幫助過我。為了他們,我要學會堅強,以后也要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眹来髠コ3_@樣對自己說?沼鄷r間,嚴大偉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wù)、無償獻血,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參與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
憑著對愛的信念和堅守,嚴大偉帶著母親上大學的事跡感動著身邊的同學、老師。2016-2017年,他先后榮獲“最美校園文明志愿者”、“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淮南市優(yōu)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今年他又被授予“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稱號!皣来髠サ氖论E,發(fā)生在我們身邊,非常令人感動……”同學嚴晗說。
生活,讓嚴大偉學會了堅持與奮斗,感恩與無私;讓他懂得了要做到肩上有責,心中有愛;讓他堅信要做新時代的大學生,做母親的好兒子,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圖一:嚴大偉照顧母親已經(jīng)十分嫻熟
圖二:雖肩負重擔卻學習刻苦
(記者 羅靜 實習生 沈諾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