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幸福就是有一個“骨灰級”的愛好,這話用在馬拉松達人陶碩身上可一點不為過。出于對馬拉松運動的熱愛,從2005年開始,他已經(jīng)參加了全國各地的馬拉松比賽42次。12月2日,61歲的陶碩對記者說,他的目標是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參加100次馬拉松比賽。
前不久結束的廣州國際馬拉松比賽上,在全程馬拉松的3500名參賽者中,陶碩取得了108名的成績,幾乎達到了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水平,聯(lián)想到他61歲的年紀,成績可謂殊為不易。但陶碩認為,和那些參加比賽的七八十歲的人相比,他還很年輕,因此他的成績還可以再提高一些。
其實,如果要單純討論陶碩的馬拉松成績似乎并沒有多大意義,但他對馬拉松運動的熱愛倒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示。陶碩一直都很熱愛運動,曾經(jīng)參加過單位組織的跑步比賽,直到2005年,他才嘗試第一次參加了上海國際馬拉松比賽,小試牛刀。誰知道越跑越著迷,從開始一年只參加一兩次比賽,發(fā)展到從2011年開始一年參加近10次比賽,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馬拉松達人。陶碩和許多跑友一樣,每次比賽都是自費前往,從報名費到住宿費,所有費用都是自理,既要參加比賽,費用上又不能過多,陶碩在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每次出門比賽,他都是坐火車,比賽前一天到達目的地,在火車站附近找個私人小旅館,只要有一張床,能洗澡就行。第二天參加完比賽,又馬不停蹄地從外地趕回。這么“折騰”,陶碩卻沒有絲毫的厭倦。他說,許多跑友都是這樣,就是熱愛馬拉松,就不覺得苦了。
通過馬拉松鍛煉擁有健康的體魄,也是幸福的。陶碩開玩笑說,他把一部分退休金用在參加馬拉松比賽上,通過跑步,精力非常充沛,這可比一些不熱愛運動的人把錢“扔”到醫(yī)院里強多了。通過馬拉松比賽“跑”遍祖國河山,更是幸福的。北京天安門、香港維多利亞公園、上海外灘……各地美景在跑步中盡收眼底,這是一般人很難體會到的快樂。日常生活中,每天清早,陶碩從大通出發(fā),沿著舜耕山,跑上幾個小時,然后回家和老伴一起奉養(yǎng)90歲的老母,帶帶小外孫,過得簡單而充實。
(記者 陸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