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隱蔽戰(zhàn)線上的淮南抗日英雄吳化玉被日寇秘密殺害——70年后,他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一位隱蔽戰(zhàn)線上的淮南抗日英雄吳化玉,在復雜的斗爭環(huán)境中,因“維持會長”的特殊身份,在被鬼子殺害后,其光輝事跡不為大眾所知,使得這一秘密埋藏多年。長期以來,這位因抗日而犧牲的英雄卻沒有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這也成為抗日英雄吳化玉家族及后人心中最深的遺憾。直到一個最關(guān)鍵的證明人進入英雄家族后人的視線,他們才開始了“追烈”申請,中途卻又不了了之。直到近兩年英雄家族后人重新啟動“追烈”申請,在各方努力下,英雄的抗日光輝事跡被完全發(fā)掘整理出來,今年9月間,經(jīng)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吳化玉同志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的抗日英雄事跡終于得以昭示天下,吳化玉也成為淮南市最新被追認的解放前犧牲的烈士。
進入11月,天氣驟然變冷。月初的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來到報社,他的手中拿著厚厚一摞“吳化玉同志追烈材料”。這位老人是吳化玉的外甥方仁義,“吳化玉追烈申請”正是他操辦的。記者接待后,方仁義老人的講述,把我們帶到日寇在淮南煤礦肆虐的血雨腥風的年代,而那摞厚厚的追烈材料,也為我們復原了那段特殊的歷史:
1938年6月,日本侵略者侵占了淮南煤礦,除了瘋狂地掠奪煤炭資源外,日寇還實行了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到處燒殺奸淫,無惡不作,使敵占區(qū)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時任九龍崗小學校長的吳化玉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并萌發(fā)了抗日救國的念頭。吳化玉是大通區(qū)九龍崗鎮(zhèn)曹店村人,他幼讀私塾,精明強干,組織能力強。當時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統(tǒng)治,建立維持會,身為知識分子的吳化玉成為日本人物色的人選,便脅迫吳化玉當維持會長。
心里憎恨侵略者,卻又要當為日本人服務(wù)的維持會長,正直的知識分子吳化玉無疑是矛盾的。可他轉(zhuǎn)而一想,用維持會長的身份進入日寇營壘,就能了解日寇,也才能更有效地打擊日寇,這樣一來吳化玉便釋然了。經(jīng)策劃,吳化玉在當年的6月16日,買了一面日本國旗,組織20余人抬著瓜果、禽蛋、畜肉等集中于楊斗門,排隊進入九龍崗,迎獻日本皇軍。日寇頭子非常高興,認為吳化玉對皇軍忠誠友善,在吳化玉當維持會長后,不久日寇成立礦業(yè)管理所,便又讓吳化玉一肩兩任當上了礦警隊長。
進了日寇營壘,而且也獲得了一定權(quán)力,吳化玉覺得現(xiàn)在可以利用自己身份,想辦法為當?shù)匕傩蘸透浇目谷站葒溲b做一些事情。他便主動與肥東、定遠、淮南等地活動的新四軍四支隊聯(lián)系,要求做秘密地下工作。時任新四軍四支隊敵工科長兼特務(wù)營教導員陳辛仁同志確定單線直接領(lǐng)導吳化玉,(解放后,陳辛仁曾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中國駐菲律賓大使。)便委派吳化玉任淮南礦區(qū)游擊大隊大隊長。接受我黨我軍的宣傳教育后,吳化玉更加堅定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信心,確立了誓死捍衛(wèi)中華民族利益的愛國主義思想。
之后,吳化玉以煤礦個人和貧苦農(nóng)民為骨干,又吸收了一部分船民、礦警隊員成立了礦區(qū)游擊大隊,組建抗日地下武裝。其時,吳化玉的侄兒吳懷南正在礦警隊,也成為一名游擊隊員,并任地下宣傳小組長,負責書寫抗日標語和收發(fā)各區(qū)域的抗日傳單。吳化玉以自己的個人影響,聚攏起一股抗日力量,開展抗日斗爭。
當時,日寇和偽軍實施白色恐怖,新四軍活動區(qū)軍民吃鹽都很困難,吳化玉根據(jù)敵工科的指示,在1938年7月26日派游擊隊員沖破日寇封鎖線從陸路轉(zhuǎn)水路把食鹽送給四支隊,解決了部隊的缺鹽困難。吳化玉秘密指揮的淮南礦區(qū)游擊大隊,先后組織破壞了日寇鐵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焚燒日寇材料庫和汽油庫,炸毀日寇鍋爐,為新四軍四支隊籌集糧餉和武器彈藥等一系列抗日救國活動。其間,吳化玉還多次奉命刺探日寇情報,報告日寇動態(tài),有時日寇出動掃蕩,吳化玉便及時派人通知新四軍早作準備。
1939年4月30日,吳化玉配合了新四軍四支隊特務(wù)營夜襲九龍崗礦,活捉一名日本人,打死一名日本兵。夜襲九龍崗的斗爭,后來也作為抗戰(zhàn)時期新四軍打擊占領(lǐng)淮南煤礦日寇的事跡而載入淮南史志。在夜襲成功后,為避免暴露,6名參與夜襲行動的礦警人員吳懷南、周義勇(解放后曾任新疆郵電管理局副局長)等,隨四支隊特務(wù)營營長李世懷(解放后任安徽軍區(qū)副司令等職)撤離。當時吳化玉未暴露身份,他對外假稱6名礦警人員被新四軍俘虜了,其實這6人去參加了新四軍。
在吳化玉及部下配合新四軍特務(wù)營夜襲九龍崗后,當年7月間,一名交通員在運送抗日傳單時被日本便衣和漢奸查出逮捕后叛變,向敵人供出了吳化玉,吳化玉隨后被日寇誘捕。吳化玉老母得知兒子被捕后,就與女兒吳化芳一起,把吳化玉家里的文件、革命書籍及淮南礦區(qū)游擊大隊大隊長委任狀等全部燒掉。后來,日寇和偽軍3次來抄他家,都沒查到任何證據(jù)。吳化玉被捕后,又有人落井下石,向日本人告密吳化玉是新四軍夜襲九龍崗礦的內(nèi)應(yīng),日寇極為惱怒,便對吳化玉采用各種酷刑,但吳化玉始終沒有透露新四軍的一點機密,也沒有出賣任何同志。日寇先后把他轉(zhuǎn)移至蚌埠、懷遠關(guān)押,在獄中吳化玉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日寇看實在得不到什么東西,就于1930年8月20日,在懷遠日本憲兵隊對其用刑后裝入麻袋拋入淮河。吳化玉英勇就義,時年37歲。當時日寇對其是秘密殺害,人們只知道吳化玉失蹤了。
吳化玉犧牲后,吳化玉老母思兒過度,撒手而去。經(jīng)受這樣的變故,吳家?guī)缀蹩辶恕腔裆爸挥幸粋女兒,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其經(jīng)歷的艱難可想而之。解放后,吳家人知道吳化玉是為民族大義而死,也想過要去為他爭得一個“革命烈士”的榮譽,但這樣一戶家道衰落的人家,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家族中沒有人有能力做“追烈”申請。而由于當時吳化玉做得是秘密工作,在復雜而又殘酷的斗爭環(huán)境下,知道內(nèi)情的人極少,即便是新四軍干部,也是由四支隊敵工科長兼特務(wù)營教導員陳辛仁單線直接領(lǐng)導吳化玉,甚至時任在四支隊特務(wù)營營長李世懷都不知道吳化玉是礦區(qū)游擊大隊大隊長。而在絕大多數(shù)不知道真相人的眼中,吳化玉只是一個日本人的維持會長。
追認“革命烈士”是很嚴肅的事情。據(jù)了解,對于追認“革命烈士”,黨和政府有一套非常嚴格的認定機制。首先要由死者單位或家屬向所在區(qū)民政局提出“追烈”申請,然后有一個調(diào)查、取證的嚴格過程。像吳化玉這樣的情況,只能由其家人提出申請了。對于解放前那么多年發(fā)生的事,關(guān)鍵的證明人不知在何處,當時吳家人普遍沒有文化,他們也不知從哪兒入手來證明吳化玉是“革命烈士”。
時間流逝,情況忽然有了轉(zhuǎn)機。1986年,村里有人把《人民日報》上登載的一條關(guān)于陳辛仁大使的消息告訴了吳家人。這位陳辛仁正是當年新四軍四支隊敵工科長,1986年他作為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陪同時任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訪華被報道。得知這個消息讓吳家人很興奮,他們馬上和在北京國家外貿(mào)部的一個親戚聯(lián)系,通過外交部寄信給駐菲律賓大使陳辛仁,希望陳辛仁大使能夠給予證明吳化玉的革命事跡。陳辛仁大使很快回信,證明了吳化玉的一系列抗日光輝事跡以及被日寇殺害的歷史,并在信中稱吳化玉是“烈士”,“值得人民懷念與悼念”。
有了陳辛仁大使這個關(guān)鍵人的證明,1987年,吳家人啟動了為吳化玉“追烈”的申請,一段時間過去,可結(jié)果卻是不了了之。吳家人為吳化玉“追烈”的第一輪申請失敗了。
一直以來,吳化玉沒有“烈士”的榮譽便成為吳家人心中深深的遺憾,吳化玉胞妹吳化芳心里更是始終掛念著哥哥“追烈”的事情。吳化芳小吳化玉3歲,哥哥在1939年被捕時,為不給日寇留有證據(jù),時年34歲的吳化芳與母親一起燒掉了吳化玉藏在家中的新四軍文件和淮南礦區(qū)游擊大隊大隊長委任狀等物,這件事她記得十分清晰。特別在老年,吳化芳常常說起這些事,她經(jīng)常給子女念叨:“你老舅打鬼子,被鬼子殺了,到現(xiàn)在連個名分都沒有呀!眳腔祭先撕荛L壽,她活到103歲才去世,算是人瑞了。
吳化芳的兒子方仁義經(jīng)常會聽到母親提到老舅吳化玉,特別在近幾年,退休后的方仁義的子女也已成家立業(yè)、工作穩(wěn)定,家庭不需要方仁義操心了,他有了更多的空余時間。特別在母親年紀過百后,方仁義就想彌補老人心中的遺憾,了卻老人的心愿,也算是盡到子女的孝心。
2007年元月,年近古稀的方仁義開始著手以母親的名義為吳化玉申請“追烈”,這算是為吳化玉“追烈”的第二輪申請啟動了。由于吳化玉犧牲的年代太久遠,一些能夠?qū)ふ业降漠斒氯松踔烈呀?jīng)過世,加之第一輪申請時的材料不知什么原因散失,“追烈”申請開始的過程極不順利。
塵封的往事迷霧重重,如何還原那段歷史的真實?方仁義不斷找尋一些能夠證明的材料,去找尋了解情況的見證人或證明人。離休后居住在北京的周義勇提供了當年吳化玉是“新四軍夜襲九龍崗”的內(nèi)應(yīng)和策劃者的證明,加之近年來修志工作長足發(fā)展,一些淮南抗戰(zhàn)時期的史料被淮礦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等部門發(fā)掘整理出來,吳化玉的抗日事跡見諸于《淮南煤礦志》、《淮南地方志》等史志。幸虧這些史料,使得吳化玉申請“追烈”申請材料得以充實完善。2009年4月,淮南市民政局形成《關(guān)于追認吳化玉同志為烈士的報告》上報,認為“吳化玉同志革命事實清楚,遇難情節(jié)詳實,符合《革命烈士褒揚條例》之規(guī)定!秷蟾妗方(jīng)由淮南市政府轉(zhuǎn)報省政府,2009年9月,安徽省民政廳下發(fā)《批復》,“經(jīng)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追認吳化玉同志為革命烈士!
第二輪“追烈”申請歷時兩年零九個月,吳化玉終于得到了“革命烈士”的榮譽。在“追烈”申請進行中,2008年12月,吳化芳老人帶著遺憾溘然長逝,享年103歲。吳化玉成為“革命烈士”,這讓吳家后人都深感欣慰。得到這個消息后,年逾古稀的方仁義專門趕到母親墳前,告慰于九泉之下的親人。
今年9月下旬,新中國60周年國慶前夕,淮南上窯森林公園新四軍紀念林陳列館隆重開館。10月間,方仁義老人專程趕過去,他看到在那兒鐫刻著37位在淮犧牲的新四軍烈士的名字,老人便向淮南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提出,希望也將吳化玉烈士的名字刻在那里,希望人們永久紀念那段淮南礦區(qū)抗日歷史。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答應(yīng)了老人的請求,方仁義老人說,待吳化玉烈士的名字刻好安置到陳列館后,他還會去母親墳前告訴她這個消息。
結(jié)束采訪后,記者相送方仁義老人時,室外雖然帶著寒意,但陽光也依然燦爛,照在身上暖融融的。
(記者 張雪峰 冉 韜 實習生 常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