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市長問計于民座談會代表意見和建議辦理情況的追蹤報道(城市建設篇)
在此次市長問計于民座談會中,代表提出的有關市建委辦理的意見和建議共有11項,其中有4項為主辦件,另7項是協(xié)辦件。對市民所提出的有關城市建設的問題,市建委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最近,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受市政府指派,對市建委落實、辦理市長問計于民的有關情況進行了督察。本報熱線記者也對此進行了關注。
老城區(qū)行路難問題引起關注
網民“納稅人”提出了部分老城區(qū)存在行路難的問題,比如電廠路火車道口堵車現象,城市開發(fā)和改造人行道路經常被占用,在寬闊的十字路口缺少過街天橋等問題,這都給百姓的生活和出行帶來不便。
市建委就此答復:一是關于電廠路交通問題。目前電廠路改造已于今年6月份開工,電廠路下穿立交正在進行拆遷丈量、商談,下穿立交施工準備工作已由上海鐵路局蚌埠地鐵公司組織,拆遷完成后,計劃將于今年10月份開工,下半年竣工;二是關于開發(fā)企業(yè)占用人行道問題。根據調查,確有不少人行道被開發(fā)企業(yè)占用,被占用的人行道是經行政許可批準的,但因開發(fā)企業(yè)開發(fā)周期一般都比較長,占用人行道確實給行人帶來不便。下一步擬在行政許可中加以限制,盡量不占或少占人行道,給市民提供便利;三是關于過街人行天橋問題。根據規(guī)劃,現階段擬建洞二小地下過街通道,朝陽路與陳洞路過街人行天橋,以及龍湖路地下過街通道等。目前,洞二小地下過街通道設計完成,朝陽路與陳洞路過街人行天橋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工作,擬于今年年內開工建設。龍湖路地下過街通道正在規(guī)劃設計,爭取年底開工。
人行道毀壞問題引起重視
許光泉代表提出了一些次干道人行道需要及時修補問題。
市建委就此答復:我市一些次干道人行道確實需要修補。但由于資金緊缺,維護費用少,難以保證所有人行道全部達到完好率。今年,淮南市開展大建設工作,擬每年安排1000萬元對全市道路人行道進行整修,安排時間3至5年。目前,市政管理處已開展對人民路、舜耕路等人行道的整修工作。
西部城區(qū)交通壓力問題有望緩解
袁維勝代表提出了建設沿礦路的建議。他說,在西部城區(qū)道路建設史上,原來只有一條淮利路(亦稱蔡新路),現在已開通第二通道,緩解了交通壓力。但這對根本改善西部交通和加快發(fā)展西部中心城區(qū)還不夠。他希望將沿礦路拓寬,修建堤壩路,讓一些載重、運煤車輛行駛,這樣對減輕蔡新路的交通壓力,改善西部城區(qū)的環(huán)境均有好處。
市建委就此答復:沿礦路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進行建設的,現狀寬度不足15米,主要作用為貨運通道,而隨著淮南煤炭業(yè)的發(fā)展,現狀的沿礦路確實不能滿足貨運需要。今年,市政府啟動了城市大建設工作,已將沿礦路擴寬改造、及向北延伸列入了項目建設計劃。目前,根據城市路網改善規(guī)劃,沿礦路擬拓寬成25米,并從新莊礦向北延伸至孔李大橋,該項目已啟動規(guī)劃設計工作,將在2至3年內實施。
堤壩路也已進行了規(guī)劃設計,規(guī)劃設計的線路為從孔李大橋沿淮堤走向,經過八公山區(qū)、謝家集區(qū)、田家庵區(qū)、大通區(qū),全長約40公里,寬度為40米,投資約20億元。該項目已列入大建設項目,計劃2012年動工建設。
城區(qū)綠化植被保護問題亦有對策
網民“馬甲”提出做好植被保護的建議。他想了解,洞山中路改造后法國梧桐樹季節(jié)性的飛絮能否減少?其他綠化能否跟上?而且施工中能否盡量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道路改造如何保證施工質量,不成為豆腐渣工程。
市建委就此答復:一是關于綠化問題。洞山中路改造后法國梧桐樹通過部分修枝,飛絮可能有所減少。路兩側各增加了寬為2米的綠化帶。道路通過改造后,將基本保持原道路林蔭狀況;二是關于施工管理問題。洞山中路改造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工程收尾階段。此工程除建設方安排有專門管理人員外,還有工程監(jiān)理、監(jiān)督部門共同把關,從工程監(jiān)理資料和實查情況看,工程質量均在合格以上,符合合同約定條件。下一步,他們將組織開展工程最終的驗收,以保證工程的質量。
對市民所提出的其他有關城市建設問題,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也明確向記者表示,能解決的將盡力解決,不能解決的也將向市民作出合理答復。
(記者 馮登成 柏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