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高潮无套蜜臀_国产精品无码粉嫩小泬_91又黄又湿在线观看_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_午夜野战视频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回漢一家親的典范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提升人才培養(yǎng)與產業(yè)升級適配度
 排除隱患構筑食品藥品“安全墻”
 對于紀念活動要加強監(jiān)管
 與古人做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紅娘獎”讓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養(yǎng)營商環(huán)境“清新空氣”需久久為
回漢一家親的典范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25/5/6 10:18:19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位于壽縣古城西南清真寺巷內的壽縣清真寺,全稱“華東清真大寺”,是“國內較為少見的巨大華麗的伊斯蘭教建筑”(《中國伊斯蘭教建筑》)。其建筑風格屬于清代徽派建筑,局部保留了明代建筑特點,是華東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最好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的清真寺,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尤其重要的是,壽縣清真寺還是沿淮地區(qū)民族團結的見證,回漢一家親的典范。

據現代版《壽縣志》記載,北宋中期,古城壽縣就有回民遷入,代代相傳。城內紫順街西曾有“回回街”和小清真寺,人口約200戶、千余人。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在古城西南新建清真寺,并在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續(xù)建前殿,道光年間(1821—1850年)、光緒年間(1875—1908年)重修,形成今日之規(guī)模。

壽縣清真寺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中軸對稱的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積5632平方米,坐西向東,布局疏朗。寺內建筑灰磚綠瓦,主要采用傳統(tǒng)徽派建筑形式。大門、二門、南北廂房均為硬山頂、磚瓦粉脊。主體建筑無像寶殿面闊5間,進深7間,殿前是開闊的庭院,正中為石磚鋪砌的路面;大殿的四周有回廊,廊柱全部用八公山上的整塊石料打制而成。大殿由前、后兩殿組成,結頂采用“勾連搭式”銜接,飛檐斗角,珠聯璧合,渾然一體,整座大殿建筑既為一個整體,同時又富于變化。大殿屋頂鋪銅板瓦,亮花筒正脊的中心置一個葫蘆,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常見做法。大殿左右各開券門5楹,水磨青磚門罩。券眉雕刻,構圖巧麗,技法精湛,具有濃厚的徽派磚雕藝術風格。

壽縣清真寺的建筑形制,有三個特別之處:一是門向方位。當地漢民建筑中軸線多是自南而北、門向朝南;而壽縣清真寺建筑中軸線是自東而西、門向朝東。據說,這主要是因為麥加在西方,門向朝東,人們自東入門,面向西方,是表示對真主朝拜的虔誠之心。二是大殿頂部采用的“勾連搭”結頂方式。這既增強了屋頂結構多變的藝術效果,更主要的是增大了建筑使用面積。明清時期,建筑形制由禮部明確規(guī)定,一般王公大臣最大建筑開間也只能5到7間,只有皇宮大殿才可享用9到11開間的建筑。而壽縣清真寺面闊5間,由此推斷,當時壽縣清真寺規(guī)格已經很高。目前雖無確切史料證明壽縣清真寺是最早采用“勾連搭”結頂方式的建筑,但在江淮之間僅此一座,顯得彌足珍貴。三是大殿內柱石礎高度比其它同類建筑柱礎高出數十厘米。在中國古建筑設計中,木柱下方常常墊放石礎用于防潮防腐。關于柱礎加高,當地流傳著一段佳話:壽縣清真寺建寺之初,大木作開料完畢準備拼裝,當地有人發(fā)現大殿設計高度超過南側毗鄰的關帝廟大殿,提出異議。穆斯林主事召集族人議事,認為回民進了壽州城,與漢民親如一家,穆斯林應遵循五典,相互體諒,決定把大殿立柱鋸掉部分,使大寺與關帝廟高度持平。當地漢民得知后深受感動,考慮到漢民敬奉關圣帝君,正是因為關帝仁義智勇、重情厚禮,而穆斯林兄弟與漢民血脈相連,不應干擾施工,便提出將關帝廟殿頂粉脊加高的解決方案;孛裥值苤獣院笫指袆,決定恢復清真寺大殿原設計高度,但因江淮一帶一時難以籌辦合適的高大木材,最終通過增加石礎高度來彌補被鋸木材的長度,成就了一段“包容天地大、回漢一家親”的佳話。

雕刻精美、形式多樣的建筑裝飾藝術,也是壽縣清真寺一大特色。大寺內外所有的角柱和廊樁,都是凹式梅花柱,殿內木柱的柱礎呈鼓形,刻有石雕的蓮瓣紋、蔓草紋;大門中央的門環(huán)、兩側精雕的石鼓,以及門框上的多角形門簪等,簡潔、大氣而美觀;大殿兩側券門上的水磨青磚門罩,券眉的四方球形雕飾和卷草紋樣,都十分精美。千姿百態(tài)的窗格花紋也成為壽縣清真寺一種重要的裝飾。

清真寺內外懸掛有20多塊匾額、楹聯,多為歷代州府賜予,尤以大殿上方懸掛的“真乃獨一”“無像寶殿”和“福祿壽”等三塊大匾最為珍貴。這些牌匾,既展現出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宗教建筑的神韻,同時也闡釋著伊斯蘭教中國化的歷史,體現了清真寺社會認同的歷史真實感,為大寺增色不少。

清真寺院內道路邊的兩排銀杏,樹圍均在5米左右,樹齡最長的已達600余年。這些銀杏皆是清真寺在不同時期舉行相關紀念活動時所植,這也是中國公共建筑記事的傳統(tǒng)做法。多年來,壽縣清真寺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關心和保護,多次撥款進行維修加固。目前,作為當地伊斯蘭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依然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趙 陽)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張斌)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兄x您對淮南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