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陰陽、春季、晝夜的平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春分時節(jié),冷熱平衡,是一年中美好的天氣。春分的春光,與黃鶯唱和,攜百花歡舞。
春分的自然美景,國畫般展現(xiàn)在淮河兩岸?辞Ъt萬紫的柔媚,觀柳眼含春的風景,聽春雷震耳的天籟,還有那細雨潤物的呢喃,黃鶯軟語的纏綿,綠水田野的生機,八公山的幽深與神秘,珍珠泉的靈動……淮河大地隨著春分的來臨,萬千景象、百花齊放。
春分時節(jié),站在淮河大堤或八公山頂,與春風相擁,和桃花對語,跟蝴蝶逐香,沐浴著春陽的柔暖;春觾号愿卸髦模远ㄉ穸ㄐ亩ㄇ橹缿B(tài),在春色的姹紫嫣紅里,在百花歡舞的靈動里,感受著春雨惟妙柔軟的輕撫,會被春風輕彈之曲所陶醉,會被明媚春色所迷戀,會被碧澈的淮水所忘返。
春分時節(jié),百鳥歡唱百花盡舞,八公山的森林,空氣清新,鳥兒歡唱,布谷鳥黃鶯喜鵲還有小燕子等百鳥歡歌,猶如賽歌場,將森林中的天籟之音傳送到云端之上。迎春蘭花杏花桃花百花齊放翩翩歡舞,更有那圣潔的八公山梨花,花海如潮,微涼含韻。潔而美的梨花,宛若珍珠,酷似玉雕,純凈的玉色不遜白雪,花瓣兒輕盈而嬌嫩,香氣兒清新而淡雅。四鄰八鄉(xiāng)游客心曠神怡,觀之賞目,游之心醉;春觾号普劇端逄朴⑿蹅鳌返姆婊ü适,更愛評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帶雨”的詩篇。眼前那梨花的英雄壯舉、那楊貴妃的雍容與華貴,更為淮河八公山平添無限魅力。
春分時節(jié),樹木生長,百草萌芽,柔柔春風,是天賜淮河放風箏的最佳良機;春哟蟮躺希斯侥_下,古城賓陽城外,青草綠地上,年輕的父母們陪著孩子,他們拿著類似鷹或燕或蝶等形狀的風箏,迎著東風將風箏往空中一送,風箏飛上天。大人抑或和孩子邊跑邊放線,再不斷地拉著風箏線,風箏越飛越高,直至在空中穩(wěn)定游弋。無數(shù)風箏密聚天空,如展翅的春燕,若金魚在淮河里嬉戲。父母站一旁,滿面春風,透出滿心的得意、贊許還有開心;春觾号钕膊芪虒︼L箏的美麗和技巧的描寫,領悟風箏是人物性格和命運的寓意。寶玉放的風箏是美人,寶釵放的風箏是七個大雁,而黛玉則認為要剪斷風箏線,意味著將病根帶走。這正與淮河千年傳統(tǒng)不謀而合。
春風輕輕掠過淮河大地,麥田里海浪般洶涌。深綠劃過嫩青,麥子挺身拔節(jié)。太陽的金光,亮閃閃地親吻著翠綠的麥苗。淮河兒女呵護麥田,拔草澆灌。小麥返青需要充足水分,農(nóng)人像愛護幼子般在陽光下為麥苗噴灑藥水,消滅害蟲。這時節(jié),淮河兒女忙碌著在菜地里種植各類蔬菜,它們將在春夏季節(jié)生長并最終成熟。同時,孩子們會在田野里尋找野菜。這是淮河地區(qū)傳統(tǒng)的風俗,不僅讓孩子們親近自然熱愛自然,還能讓孩子們了解和體驗淮河的農(nóng)耕文化。這時節(jié)淮河的田野,充滿了農(nóng)民們的辛勤勞動和歡聲笑語。他們忙碌于各種農(nóng)事活動,為即將到來的豐收季節(jié)做好準備。
春分,滿園春色,百花盡舞;蝶飛蜂鬧,百鳥鳴春;春觾号逶≈猴L春光,伴著桃紅梨白海棠嬌的春天信使,踏青尋芳,不負春色。新的圖景孕育在胸,新的征程延伸腳下,把幸福的良種,連同美好的春光和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全部撒在肥沃的淮河土地上,朗吟詩賦,再譜華章。
(劉文勇)